首页>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数金文摘 | 经济要闻(十二)

政策速递
(一)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8条便民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外发布关于接续推出和优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今年上半年已推出四批“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落实好新出台的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再推出和优化一批“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通知》包含五方面共28条便民办税举措,在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方面推出7条举措,包括“制定编发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的税费优惠政策清单及相关指引”“完善减税降费红利账单推送机制”等。

《通知》在进一步便利税费办理、进一步改进诉求响应方面,分别提出6条、4条举措,最大限度为纳税人缴费人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间、减成本。(来源:证券日报)


(二)中国结算修订发布《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中国结算发布通知,为配合货银对付改革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市场资金使用效率和结算备付金精细化管理水平,中国结算对《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自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此前一日,中国结算表示,拟自2023年10月份起进一步降低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将该比例由现行的16%调降至平均接近13%,并正式实施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差异化安排,具体为:根据结算参与人的资金收付时点设定不同的缴纳比例,其中结算参与人可就托管业务向中国结算自主申报选择适用差异化或固定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计收方式。
 

此外,对于向中国结算申报托管业务适用固定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计收方式的结算参与人,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差异化调降工作正式实施后,中国结算将按照《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该结算参与人托管业务结算备付金账户的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设为15%。
 

 同时,相关市场主体需按照《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于2023年8月31日前做好差异化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计收方式相关的业务和技术上线准备。(来源:证卷日报)

(三)最高检将加大金融证券类犯罪打击力度。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下称《改革规划》)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下称《改革规划》),对今后五年检察改革作出系统规划和部署。为加大金融证券类犯罪打击力度,《改革规划》提出健全上级检察院对跨区域金融犯罪案件统筹协调、挂牌督办机制;完善与金融监管部门、侦查机关、审判机关会商机制;探索和完善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派驻检察工作机制等。(来源:央广网)

 

市场动态

(一)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助力下半年经济稳定向好。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罗天舒,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出席发布会,介绍“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袁达指出,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重点要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央地政企联动。从货币政策看,邹澜表示,要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既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又要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邹澜介绍,近年来,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成效明显,人民银行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时,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二)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2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27.75万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71万只,较年初增长6.88%;存续规模25.34万亿元。机构类型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1.62万只,存续规模20.67万亿元,较年初下降7.09%,同比增加7.99%,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1.55%。理财产品类型结构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31万亿元,占比为95.94%,较去年同期增加0.85个百分点。(来源:中国网财经)
 

(三)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系统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深化金融国际合作和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方面,会议要求,简化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程序,丰富可投资资产种类;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来源:中证网)
 

专家观点

(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健全金融科技安全治理体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出席第七届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大会,并发表了《健全金融科技安全治理体系》的主题演讲。

 

肖钢阐述了金融科技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性,指出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数据风险、伦理风险以及算法风险。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肖钢阐释了一系列健全金融科技安全治理体系的目标与原则金融科技发展也带来一些新的风险,特别是三个方面,第一,数据风险,数据的隐私泄露、数据垄断、数据质量、数据的跨境等风险;第二,伦理风险,数据垄断造成无序竞争,数字化发展以后形成更多数字鸿沟;第三,算法风险,大家知道,现在随着大模型的运用,算法滥用的风险、偏见风险、模型缺陷的风险、黑箱的风险、共振的风险等,因为都用同样的算法,最后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同频共振这样一个效果。

 

健全金融科技安全治理,他提到要坚持以下目标和原则:

 

第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为宗旨,要建立一套适配、有效金融科技安全治理框架。

 

第二,坚持金融持牌经营,科技归科技、金融归金融,边界一定要划分清楚。比如外包,你可以外包技术,但是不得外包责任,国际上这个方面有很多文件,比如说BIS对金融机构外包制定九项原则,很详细,很具体,我们应该借鉴国际上一些监管的规定,结合中国实际来进一步明晰我们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之间业务边界,把所有金融业务活动全部纳入到监管。

 

第三,要坚持审慎监管、业态监管、技术监管相统一,把技术风险监管上升到系统风险重要内容。我们过去的监管强调审慎监管,现在科技与金融融合,业态发生很大变化,有的看上去不像保险,不像信贷,不像证券,业态开始模糊,把业态监管补充进来,技术监管放到突出的位置,既要注重大而不能倒的风险,同时也要关注小而分散长尾风险。

 

第四,坚持多元共治加强国际合作。

 

第五,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的前提下来进行。(来源:新浪财经)

(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骆絮飞:数据治理和应用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成功的基石和保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信部副主任骆絮飞出席“数据治理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系列论坛,并围绕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以及未来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进行了分享,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深化认识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保险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数字化转型是顺应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释放数字红利的必然趋势;二是数字化转型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三是数字化转型是适应金融市场变化,提升银行保险机构竞争力的战略要求;四是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数实融合的必由之路。

 

第二,整个行业数据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去年原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顶层设计,积极布局,加大科技和数据投入,加强数据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安全合规能力,更好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在数据治理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数据治理体系。一方面,银行保险机构普遍成立了数据治理委员会,设立专职数据管理和应用的一级部门,部分机构成立了专注数据运营的专职机构,增强数据应用和支撑能力。另一方面银行保险机构建立了覆盖总部和分支机构的数据人才队伍体系。二是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质量控制。银行保险机构全面梳理和整合机构数据资产,推动企业级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打造“一站式”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三是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持续引入外部数据赋能业务发展。四是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强化金融智能化、多元化发展,提升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新市民金融服务能力。五是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第三,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规律,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思想,转变思维,以业务变革为核心推动业务和技术形成共识,同时制定企业的数字化战略,进行系统化顶层设计,在业务层面、数据层面及科技层面全方位推进。二是突出转型重点。要坚持价值导向、问题导向,结合各个机构自身的资源特点、发展趋势和特色方向,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尤其是中小机构要立足本地,回归金融服务的本源本质。三是加强数据和科技双轮驱动。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另一方面,打造数据能力的核心竞争优势,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加强科技管理的敏捷转型,加强企业级业务平台建设,推动业务、数据和科技的有效融合。四是重塑业务体系。金融机构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金融的应用生态建设,打通数字化的服务平台,形成线上和线下完整的服务体系。加强对新形势下产业、行业、商业模式、金融生态变化的分析,研究业务发展趋势,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模式、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五是强化风险防控。要提升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防范供应链威胁,提升数据安全防控水平,强化隐私保护,创新风控手段,推动风险管控自动化和智能化。六是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金融机构要建立并落实数据安全责任制,建设覆盖数据活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强化外包和外包合作中的数据安全管理,采取技术和管理防范措施,增强数据安全保护能力。

 

最后,骆絮飞指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数据治理和应用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成功的基石和保障,各个机构要久久为功,共同努力,将新形势下的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向前进。(来源:北京立言与金融发展研究院)
 

域外之声

(一)日本央行会议纪要:6月份就曾讨论过调整YCC。日本央行6月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们称继续实施当前宽松政策很重要。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表示,日本央行将在固定利率操作中以1.0%的利率购买无限量债券,以遏制利率上升;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是为了继续耐心实施宽松政策。惠誉认为,日本货币政策微调不太可能大幅提高信用风险,预计日本央行将暂时容忍通胀超过目标;更灵活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通常对日本银行业有积极影响。(来源:东方财富网)

(二)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25%。英国央行如期加息25个基点,将利率提高至5.25%,政策制定者们以6比3的投票结果通过支持加息,但今年首次在这一决定上出现三方分歧。英国央行表示,如果有证据表明通胀压力更加持续,则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来源:新华财经)

(三)美联储官员:美国需进一步加息抵抗通胀。美联储理事米歇尔·鲍曼表示,美国通胀依旧居高不下,虽然美国利率已上调至22年来最高值,但仍需进一步加息压制通胀。鲍曼表示美国虽在调控通胀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是通货膨胀率仍远高于预期,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预计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才能使通胀降至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的目标。(来源:海外网)

返回列表

下一条:数金文摘 | 经济要闻(十三)

上一条:数金文摘 | 经济要闻(十一)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组织架构
领导介绍

委员会概况

委员会简介
组织架构
领导介绍

新闻动态

最新动态
行业新闻
通知公告

会员中心

会员单位
管理办法
入会方式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 关注我们

数字金融委员会邮箱:cdf@work019.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新华文创科技园9号楼

© Copyright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数字金融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3001039号